114年課程

冬季班圍繞許多中醫相關學說,第一堂課由楊文沛院長解析李東垣的脾胃學說,並介紹葉天士的胃陰理論,透過尿失禁與咯血的診治病歷討論,幫助學員理解脾胃對其他疾病的影響;第二堂課由邱瑞發院長講解李東垣《脾胃論》在居家醫療中的應用,探討如何運用脾胃理論改善居家病人的健康,並分析如何在居家環境中進行脾胃調理,以達到預防和治療的效果;第三堂課由陳榮洲教授講解劉完素《宣明論》的水濕門、燥門、痰飲門治病思想及用藥特點,幫助學員了解如何根據不同病證辨證施治,選擇相應藥物進行治療。

114年醫易醫學會秋季年會課程涵蓋許多經驗豐富的講師,上午場第一堂課為中醫行政講座,由張原彰院長主講,分析中醫教育與行政管理的重點,並探討如何透過PGY培養臨床專業人才,分享臨床實務經驗與挑戰;第二堂課為中醫學術講座,由陳榮洲教授主講,介紹如何在多器官疾病中應用大方復治法,並探討此治療法的背景、臨床成效及相關案例;第三堂課由謝國珍博士與黃上邦院長聯合主講,介紹GABA本草茶的創新研發過程,從中醫藥理與現代科技結合的角度,剖析其對身體健康的益處。

夏季班課程皆為帶狀課程,第一堂課由陳淑媛院長講解中醫眼科治療史,介紹中醫眼科自古至今的發展,並分析眼科結構、黃斑部病變的種類,以及中西醫如何治療黃斑疾病,最後分享黃斑病的臨床案例;第二堂課延續眼科主題,由陳貞如院長講解黃斑部水腫的中醫療法,介紹針灸治療及穴位分析,並分享中醫用藥分析,同時討論相關臨床病例。第三堂課由楊文沛醫師繼續講解脾胃病的理論與應用,解析仲景脾胃思想、溫病學中濕熱病脾胃理論的運用,並探討脾胃疾病對水腫和發燒等臨床症狀的治療案例。

春季班課程涵蓋三個不同領域,第一堂課由許堯欽部長講解五臟相連的中西醫生理與病理,解析五臟系統如何在中西醫理論中相互聯繫,並分享心臟疾病的臨床經驗,包含冠心病與心律不整的診斷及治療方法;第二堂課由蘇珊玉主任分享產後失血頭暈、產後汗證及產後乳腺炎的病例,整堂課圍繞臨床經驗,幫助學員掌握產後調理的技巧;第三堂課由楊文沛院長詳細講解《內難經》中的脾胃理論,並探討脾胃作為升降之樞杻的重要性,涵蓋脾胃在人體內的基本功能及對消化系統的影響,並通過病歷討論分析胃食道逆流、呃逆及慢性胃炎等脾胃疾病的中醫治療方法。

五項核心價值,「易行倫思活」(SPETL):「易」則簡易(Simplicity)、「行」是實踐(Practice)、「倫」為倫理(Ethics)、「思」即思考(Thinking)、「活」在生活(Living)。